2021-11-23
11月20日-21日,2021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数据管理成为关注话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书面致辞中提到,要研究推进数据确权和分类分级管理,畅通数据交易流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探索建设数据交易平台,提升数据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 “5G+工业互联网”是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目前,5G深入信息消费、生产制造、民生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同时,5G赋能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也给5G提出新要求,工业互联网正面临成本高、开发人才门槛高、数据安全等挑战。 5G赋能千行百业,不断深化拓展 2019年5G商用以来,逐步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物联网加速发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5G及AICDE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人类专业化知识沉淀到智能机器,形成超大规模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催生“数智生产力”,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认为,当前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着经济增长路径、生产力发展阶段和各行各业发展进程,集中体现为“三个加速演进”:一是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引领向数字经济驱动加速演进;二是生产力发展阶段正从动力时代向算力时代加速演进;三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正从连接为主的网络基础设施向云网融合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演进。 5G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5G基站数量已达到115.9万座,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城区、97%以上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融合应用明显深化,5G深入信息消费、生产制造、民生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 在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中,包含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生产能效管控、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设备预测维护、厂区智能理货、全域物流监测、虚拟现场服务、企业协同合作等十大典型应用场景,以及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港口行业、纺织行业、家电行业等五大重点行业实践。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5G+工业互联网”应用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融合水平不断提高,“5G+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希望通过拓展行业领域、深耕应用场景、加强产业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5G赋能工业也面临新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提到,5G能适应工业互联网的需要,工业互联网也给5G提出新要求。企业网由终端上行到网络的过程对大带宽有着紧迫需求,需要克服技术难题,利用诸如载波聚合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上行能力。 5G网络建设是基础,也是各大运营商的主业。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表示,中国联通建设高速泛在的基础网络,保障各类生产场景数据互联与流通;构建智能敏捷的算力融合体系,为工业生产核心环节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的算力服务;建立网络空间攻防兼备的第一道防线,为工业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数据安全、数据流通不断探索完善 “5G+工业互联网”不断深化,同时也面临不少制约。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认为,由于工业设备数据采集的成本高、周期长、整合分析难,我国工业设备联网率只有23%,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瓶颈。AI是用好数据的关键,但当前AI在行业中的普及,面临应用开发的碎片化及开发人才门槛高的挑战。 他指出,可以从解决数据采集标准化和提升网络能力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各方要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并推进工业协议的标准化,降低设备联网难度,预训练大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提升AI开发效率,推动“手工作坊式”的开发模式走向“工业化”模式。 5G与工业系统的深入融合,打破了传统工业相对封闭可信的生产环境,扩大了网络攻击面,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变得脆弱、易受攻击,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报告》显示,公开发布的工业信息安全事件274起,涉及20余个国家的多个重点行业。 奇安信总裁吴云坤表示,工业互联网面临软硬件的基础安全脆弱,配置、管理跟不上;数据加速流通,数据泄露风险加剧;信任机制粗放,内部威胁愈演愈烈等三大挑战。他认为,应以内生安全为理念、内生安全框架为方法、经营安全来进行动态掌控的三部曲,建立起“一中心两体系”——零信任体系、安全防护体系、态势感知与管控中心。 数据流通、数据交易成为关注话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书面致辞中指出,数据正在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要研究推进数据确权和分类分级管理,畅通数据交易流动,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合理分配数据要素收益。各地方、各行业要探索建立符合数据要素特点的制度体系和流通平台,同时加快构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治理新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也提到,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夯实发展根基。将聚焦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大力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现工业模组、传感器、关键软件等领域的快速研发和产业化。着力激活数据潜能,加快研制工业数据交互等基础共性标准,探索建设数据交易平台,提升数据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