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培育产业互联网平台 提升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2021-12-13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持续伴随着人们沟通、消费、生产和交易方式的转型,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变革。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速转移、世界贸易规则深刻重塑的宏观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传统产业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加速融合的产物,正成为驱动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业互联网平台表现出强大的供应链韧性、管理韧性和交易韧性,成为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及时复工复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加速器”。在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培育产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支持B2B电子商务平台加速金融、物流、仓储、加工及设计等供应链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进一步明确了产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强关联性,打开了“十四五”时期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新局面。


01

对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认识


从全球发展历程来看,欧美电子商务从消费端起步,在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强大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下,催生了传统产业对电子商务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产业端电子商务很快成为主流,形成了高度数字化、网络化的供应链体系。而我国则走出了一条与欧美电子商务发展迥然不同的路径: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前期充当了全球代工厂的角色,为满足大量中小企业低成本获取商机的需求,诞生了以信息提供和交易撮合为主的早期电子商务平台。人口红利的不断释放和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造就了大量注重场景与应用创新的消费端电子商务企业。随着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端电子商务发展迎来新商机,在农业、工业、交通出行、零售业等领域逐步渗透,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


从需求端来看,消费需求已经从工业时代的“求同”开始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求异”,需求特征的显著变化可能打破原有稳固的产业链关系,倒逼供给端价值链逆向传导,传统的基于规模经济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向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定制模式演进。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加深,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最终价值在于让正确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完成从最上游供应方到终端需求方的流转,具体体现在整条供应链周转率的提高、全渠道各环节存货水平的降低和资金占用的减少、物流成本的优化,最终帮助终端企业和中间环节把生意做大、把各项成本费用压低,并从中分享收益。


从供给端来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单一企业和工厂的数字化改造仅仅是基础环节,其对最终产品成本和效率的影响有限,需要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协同优化。尽管我国产业链体系较为完整,但各环节同类企业数量众多、散乱且个体弱小,难以从产业链层次形成合力,是我国传统企业竞争力的痛点。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整合,尤其是B2B电子商务平台为主的交易型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订单驱动,集成前沿技术完成全产业链的智能调控,实现订单产品全流程各环节降成本、提效率,逐步具备打通消费端渠道的能力,最终实现以消费数据引导生产端供给。


从运营模式上看,产业互联网平台可先从细分产业的单一标准化订单产品入手,通过订单驱动,把涉及产品制造的产业链上各企业连接起来,并在线下把工业传感器布进产品制造涉及的每个企业相关车间的生产线,实现市场需求、生产制造、上游原材料供应、物流管理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形成数据流,在订单驱动下,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精准的全产业链资源匹配和生产调控,从提升单体企业数字化水平上升到全产业链的协同,从而更精准地进行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生产运营调控和各类资源配置,最终推动从单一企业到全产业链降成本、提效率,实现具有工业性价比的个性化、柔性化、品质化生产。


因此,当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标准订单连接了细分产业领域足够数量的企业,建立起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的产业体系,能够更好地实现柔性制造和订制生产的工业性价比,就可以逐步对接消费端数据,过渡到个性化订单生产,实现商产融合发展。根据《规划》内容,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将向数字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转型,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解决采购、营销、配送、客户服务等业务痛点;而产业链条上的众多各类企业将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可视化、弹性化供应链业务体系,提升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规划》充分考虑了产业互联网企业目前的发展路径,将更好地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发展。


02

产业互联网平台引领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变革


随着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加深,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批产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功能多元化、服务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产业链资源的集聚整合和行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供需匹配的网络效应,优化供应链产业链不增值冗余环节,通过数据精准链接供需关系。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在供需信息发现和撮合方面具备的范围更大、更充分的天然优势,通过坚持用平台和系统取代传统模式下有限范围内的人工找货、询报价,吸引越来越多的供需双方加入平台并形成正反馈的网络效应,通过整合上下游供需、实现大规模分销,可以同时实现产品采购成本、物流配送成本、资金成本的显著降低。二是提升技术和数据服务的赋能效应,通过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和数据打通,赋能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互联网通过为各环节参与主体提供SaaS服务等方式促进其信息化改造,打通各环节参与主体从生产端到流通端的信息流,掌握相关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预判,从而推动供给端对终端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反应,真正实现C2M柔性供应链,也就是《规划》中提到的“生产制造智能化”发展。


03

加速产业互联网发展,推动供应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我国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要深入贯彻落实《规划》中对电子商务“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培育产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的要求,结合当前建设及应用的基本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推进工作:一方面,加快平台培育,深化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打造以全供应链数据采集-流动-集成-分析-应用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一批供应链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平台围绕供应链关键环节,全面拓展研发设计、集中采购、协同制造、精准营销、物流配送、监测诊断和维保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另一方面,引导龙头工业企业围绕全供应链场景积极拓展产业互联网应用,并辐射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快采购、销售、生产、仓管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有效提升全供应链运营效率,加快打造全供应链主体敏捷响应、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价值共创网络。此外,还应尽快梳理总结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情况,绘制平台发展图谱,编制优秀案例集和相关专著,依托第三方行业组织,加大宣传推广和培训力度。